对我个人而言,学习的动力其实还来自于竞赛。一个是教师本人参加竞赛,比如教学竞赛,它会督促自己更多的投入和提高;一个是指导学生参加竞赛。竞赛给我们展示自我的机会,当然也会放大我们弱点,而只有正视这些弱点,改正它,我们才能快速地成长。做一名好老师,在教学上有所追求,勇敢地迎接挑战吧!
——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自然科学学科组二等奖获得者、理学院陆爱江老师
个人简介
陆爱江:理学院副教授,博士。近年主讲本科《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量子力学》《计算物理》《理论物理基础》等课程。曾获2014年东华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14年“高等教育杯”全国高等学校物理基础课程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上海赛区预赛一等奖、 2018年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等教学奖项。科研工作严谨务实,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2项,在Nano .Lett.等期刊发表科研论文十余篇。爱岗敬业,乐于奉献,获得过学校“优秀共产党员”、“巾帼建功标兵”、“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要做到“会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们熟悉那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师生共有经典的教材,老师在课堂上演绎或者归纳出知识点,通过板书或者课件的形式加深印象和理解,然后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是不是适合现在的学生呢?我看未必。 现在的学生是电子化的一代,他们的信息载体主要依赖于各种电子产品。 面对这样一群学生,真要做到“会教”,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教师个人对学科的理解准确到位,知识面够宽,能够为学生起到指导的作用之外,还要求教师讲授时能联系实际,生动举例,灵活运用各种讲课技巧。事实上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实现所谓的“体验式”教学。比如我们大学物理课,照本宣科已经吸引不了学生了,只有让他们在(演示)实验中看到、听到、体验到,他们才会接受,才会理解。有些课程可能没有办法实验,比如数学或者量子力学这样的抽象内容,那么我们可以尝试引入计算机实验,通过模拟或者仿真实现实验的作用。还有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那就是讨论。我在我的计算物理课上尝试过小组讨论和宣讲,效果出人意料的好。学生们在调研和讨论的过程中,掌握的知识比我们课堂上讲述的要更新、更生动。“变”是不可回避的。时代不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只有尝试改变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改革教学内容,不需要追求内容的量,而是要突出知识的架构
高考改革后,出现一些学生高中没有学过物理或理科生数学基础薄弱的情况。如果我们不调整教学内容,势必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知识有断层、跨度大或者基础薄弱而过早放弃。我们应该调动学生们更大的积极性,挖掘他们身上的潜力,或者帮助学生找到他们自己的优势和兴趣所在。 改革教学内容不是件容易的事,是需要集体的智慧和力量的大事。既要足够熟悉现有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背景,通过几轮的教学积累了解到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所在,又要了解学科的历史,能够紧跟该领域的前沿和发展,能把这些象讲故事一样呈现出来。有些简单的内容可以让学生自学,有些过于生涩的内容可以考虑删减,而应用价值大,或者很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拿来举一反三。我们不需要追求内容的量,而是要突出知识的架构。学生们学的很多课程在他们看来都是彼此孤立的,他们不会融会贯通。没有找到这些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那些知识点就是零散的。我们教学内容的改革方向就是要帮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点架构成为一个体系,让学生理解课程所学和实际应用之间的关系,最好能有工业或者科研的实例展示给他们,用更为直观和生动的内容来吸引学生。
我理解的所谓“教学”,就是老师在“教”的同时始终要“学”
现在有些人对教师这个职业存在误解,认为一位老师一门课教了几遍,内容早已经滚瓜烂熟,基本不用备课,随便就可以应付上课。而实际的情况呢?绝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广大“青椒”,工作与生活的节奏可完全不是如此。来自科研和教学的压力时刻都在考验着每一位“青椒”的能力和信念,而要想在保证科研的同时在教学上有所建树,学习是时刻都不敢放松的。我们不敢放松学习,是因为教学实在是常教常新。一是因为学生的受体不同,每一届学生都有新的特点,要找到适合他们的讲课方式和方法;二是因为知识体系的新老更替,现在的学科发展速度之迅猛绝非二十年前能比,如果不抓紧学习,自己时时都有遭到淘汰的危机感;三是学科发展的要求,对不同的专业同一门课的讲法很可能不同;四,我们每讲一次课,授课者自己的理解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每轮授课,一定都会有所不同。
转自教务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