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之声:师德为先 教学为要——人文学院何朝安老师

来源:赵卫花发稿时间:2019-05-15浏览次数:2036

个人简介:

何朝安,1982年生,东华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分析哲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荣誉及获得奖项:

曾在Erkenntnis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哲学动态》、《逻辑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现代哲学》、《世界哲学》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各1项。曾获2014年上海市优秀博士论文奖,获2018年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一等奖,被授予上海市教学能手称号,获2018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论文类二等奖。



教学工作的首要目标是启发学生的理性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

   在我的绝大多数教学过程中,通常并不预设任何背景性或基础性知识。我喜欢以学生易于直观把握和理解的问题与案例来开启课程教学,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与求知兴趣。尤其是,通过思想实验、举例说明、类比分析、图表阐释等基本手段,以尽可能浅显而不失趣味的讲解引领学生掌握和领会相关问题的来龙去脉及其当代学术现状。

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评价维度

  我相信,只要找到一个好的问题切入点,任何初学者都可以有效地进入哲学思考。教师的价值,在此意义上,就是提供这样的切入点并引导学生有效地进入相关思考与探索。如果没有基础知识灌输的跟进,任何理论兴趣和理性探索都无法走的很远。因此,我始终十分注重将这些知识灌输的成分如何巧妙地融入到学生的自主思考和知识探索中去,而不是机械地就知识灌输而进行灌输。

  我通过思想实验和日常推理的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尤其是当讨论进行到看似难以继续深入展开之时,我会适时插入或补充著名学者们或当代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看法,从而“弥补”学生们知识背景上的欠缺。为了很好的实现这一教学模式,不断的“演练”,我的课件设计会有章可循——尤其是纯知识性的灌输和补充会很有针对性。

    但是无论如何,这样做的核心目的并不是为了知识灌输本身,而是为了让学生们的思考与讨论可以沿着之前的方向继续有效地进行推进,从而保证了学生们进一步的思考余地和探索空间。这样做的好处是,将知识灌输巧妙地“编织”进学生们的思考与探索之中,从而既能让学生在思索的兴致之下很好地掌握那些知识点,也能够让他们活学活用,反过来进一步启发新的思考并拓展其思想探索空间。

与学生们的课后交流是课堂内容的自然延续和必要补充

    限于课堂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课堂教学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天然缺陷。由于每个学生的思考习惯和交流习惯都有所差异——比如,有些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凭当下“灵感”踊跃发言,而另一些学生则喜欢细致思考而不是“直抒胸臆”,有些学生喜欢在课堂上和老师当面“对峙”,而另一些学生喜欢课间或课后通过电子通讯方式与老师交流。因此,仅就课堂45分钟而言,课堂教学很难完全照顾到每个学生的个人特质。

    如何在保证基本教学环节得以按照老师的预先设计得以完成的前提下,尽可能照顾到多数学生的个体差异,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认为,注重与学生们的课后交流是课堂内容的自然延续和必要补充。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课后的交流与课堂教学本身可以相提并论。在课下,学生们可以利用自己的大量时间来自行思考,查找资料,甚至于形成文字,经过这一环节,学生们与老师的交流会更加细致而有深度。有时学生给我发来长长的电子邮件,可以看出,他们都做了不少的功课,然后才提出相关问题来与我讨论。我觉得这一点十分值得赞赏,也很宝贵!因为,这也是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良好表现,也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反馈。

个人成长

   作为高校任课教师参加工作近7年,我曾先后开设过《当代分析哲学引论》、《自然辩证法概论》、《生命哲学》、《西方科学思想史》、《形式逻辑》、《语言与逻辑中的哲学》等全校性选修和研究生专业课程,也曾参与过一些校级或院级的教学改革项目与实践。

   在2018年,我有幸作为东华大学文科组青年教师代表,参加第三届上海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决赛。在为此次比赛所作的漫长准备工作中,曾有幸受到我校多位资深教授在教学经验方面的悉心指导。我将以此次教学比赛为契机,在未来的教学中,积极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更好的践行教师教书育人的天然使命和责任


转自教务处微信公众号